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行情
MIR
Mirror Protocol
市值:$105.51万
$0.014 +6.01%
更新时间:2025-09-12
24H最高 $0.013
24H最低 $0.012
历史最高 $12.98
历史最低 $0.0090
24H成交量 58.02万
24H成交额 $7875.07
总量 3.71亿
24H波幅 8.43%
流通数量 7774.27万
昨开 $0.013
昨收 $0.013
流通率 20.98%
MIR币数据
MIR币介绍

Mir币是Mirror Protocol的原生代币,由Terraform Labs在Terra区块链上构建的去中心化金融(DeFi)平台发行,通过合成资产(mAssets)将传统金融市场如股票、商品等引入区块链世界。作为治理代币,MIR赋予持有者参与协议决策的权利,例如对改进提案投票等,同时用于支付交易费用和激励流动性提供者。其核心创新在于打破了传统金融市场的准入壁垒,让全球投资者能以去中心化方式交易美股、ETF等资产,无需依赖中介机构。该项目自推出以来便因独特的合成资产机制和Terra生态支持而备受关注,成为连接现实资产与加密市场的重要桥梁。

Mir币依托Mirror Protocol的合成资产赛道展现出显著潜力。DeFi市场对传统资产上链需求的增长,Mirror Protocol通过锚定特斯拉、苹果等知名企业股票价格的mAssets,吸引了大量寻求合规风险对冲的投资者。2025年Mirror Protocol的TVL(总锁定价值)持续攀升,部分合成资产交易量甚至超过中小型传统券商平台。Terra生态的复苏计划为MIR提供了底层技术升级支持,包括更高效的清算机制和跨链互操作性开发。行业分析师认为,若Mirror Protocol能进一步扩大资产覆盖范围并优化价格预言机系统,MIR币可能成为RWA(真实世界资产)赛道的核心代币之一。

市场优势集中体现在技术架构与合规适应性上。Mir币采用Cosmos SDK开发的Tendermint共识机制,每秒可处理数千笔交易,且gas费低于以太坊同类协议。其合成资产通过超额抵押UST稳定币生成,智能合约自动清算机制显著降低了脱锚风险。相较于竞争对手Synthetix,Mirror Protocol无需持有SNX代币即可铸造mAssets,用户门槛更低。监管层面,Mirror Protocol通过链上透明记录所有抵押和交易数据,满足部分地区的合规审计要求。2024年香港发布稳定币监管框架后,MIR因与法币锚定资产的强关联性,被多家机构列入监管友好型代币观察名单,这为其在亚太市场的拓展提供了政策缓冲。

使用场景已从单纯治理向多元化延伸。除基础的协议投票功能外,MIR币持有者可质押代币参与流动性挖矿,年化收益曾达15%-20%(2024年数据)。商户通过集成Mirror API,能用MIR结算跨境贸易保证金,避免法币汇率波动损失。教育领域出现创新案例,如韩国延世大学允许学生用MIR支付合成资产投资课程的学费。最活跃的场景仍是合成资产交易:用户抵押UST铸造mTSLA等代币后,可在Terra生态DEX进行724小时杠杆交易,或通过镜像股息功能获取模拟分红。2025年初,Mirror Protocol新增期权合约功能,MIR成为保证金计价单位,进一步强化了实用价值。

精选资讯
随着市场成熟,BTC的四年强周期性正逐渐减弱,未来需以逻辑分析取代刻舟求剑式的周期预测。
在我们看到10亿人类上链之前,我们将看到10亿个代理上链
Huma Finance推出Huma 2.0,将支付金融的稳定高收益带给全球用户
加密货币或许是关税时代的经济避风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