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行情
绿
绿币
市值:$312.78万
$0.065 -3.04%
更新时间:2025-11-05
24H最高 $0.067
24H最低 $0.064
历史最高 $10.53
历史最低 $0.0053
24H成交量 10.37万
24H成交额 $6722.35
总量 8400万
24H波幅 4.83%
流通数量 4822.98万
昨开 $0.067
昨收 $0.067
流通率 57.42%
绿币数据
绿币介绍

绿币是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加密货币,最初诞生于2014年,其核心理念是通过独特的算法设计实现去中心化挖矿,并推动绿色能源与可持续发展。绿币的英文名Vertcoin源自拉丁语Vert(意为绿色),象征着环保理念,其开发初衷是为了对抗比特币挖矿中日益集中的ASIC矿机算力,通过采用Scrypt-N等抗ASIC算法,鼓励普通用户使用GPU参与挖矿,维护网络的去中心化特性。作为早期比特币的山寨币之一,绿币总量设定为8400万枚,采用POW机制,每840000个区块产出减半,无预挖设计体现了公平性。其底层代码已开源,技术上强调隐私保护和交易效率,区块确认时间仅需2.5分钟,显著快于比特币的10分钟。历史上,绿币曾因南北战争时期林肯政府发行的林肯绿币债券而得名,但现代绿币(VTC)已发展为完全数字化的加密货币,目前在B网、P网等交易所流通,价格经历过大起大落,目前维持在1元上下波动。

绿币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。全球对绿色金融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,绿币的环保理念与区块链技术结合的模式具有一定吸引力。其社区驱动的开发模式使得项目能够快速响应技术变革,例如探索将挖矿算法升级为更节能的POS或DPOS机制,以解决当前POW机制的高能耗问题。绿币也面临市场竞争加剧的挑战,尤其是主流交易所支持不足导致流动性受限,且市值较小使其易受算力攻击威胁。未来若能在绿色能源交易、碳积分等细分领域实现生态落地,或通过与实体经济结合拓展应用场景,绿币仍有机会在加密货币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。部分分析师认为,经历多轮牛熊周期仍存活的绿币已证明其生命力,但需突破当前矿工主导的单一用户结构,才能实现更广泛的价值认同。

不同于比特币等主流加密货币被专业矿机垄断算力,绿币通过动态调整的Adaptive N-factor算法有效阻止ASIC矿机介入,确保挖矿权分散于普通GPU矿工手中,真正实现了人人可挖矿的去中心化愿景。这种设计不仅降低了参与门槛,还避免了大型矿池操控市场的风险。绿币的社区治理模式强调开放透明,开发决策由全球志愿者共同推动,避免了中心化团队操控项目的隐患。在技术层面,绿币支持闪电网络和原子交换等创新功能,能显著提升交易速度并降低跨链交易成本。尽管目前市值较小,但绿币在2017年牛市中的惊人涨幅证明了其市场潜力,部分长期持有者认为其抗通胀的固定总量机制与比特币相似,具备长期价值存储功能。

在使用场景和亮点特色上,绿币展现出多元化应用的潜力。除了作为支付工具在支持商户进行日常消费外,绿币的区块链技术正被探索用于环保领域创新。例如在川藏线绿色驿站项目中,游客通过垃圾分类可获得绿币奖励,用于支付厕所使用费或停车费,这种环保行为挖矿模式巧妙地将加密货币激励与生态保护结合。技术上,绿币钱包支持多重签名和跨境支付功能,交易手续费低廉且速度快捷,特别适合小额跨境汇款场景。其最大的特色在于始终坚持平民化挖矿原则,近期开发的One-Click Miner软件让普通用户只需点击三次即可参与挖矿,大幅提升了用户体验。相比其他加密货币,绿币还保持着较高的代码更新频率,2023年完成的隔离见证升级进一步提升了网络容量和安全性,展现出开发团队的持续投入。这些创新使绿币在加密货币领域形成了差异化的定位,尤其吸引环保主义者和去中心化理念的支持者。

精选资讯
币圈市场历来有金九银十的说法,但九月往往成为投资者最忐忑的月份。历史加密货币市场在九月频繁出现剧烈波动,甚至多次上演黑色
ONE币是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加密货币,作为ONE生态的核心通证,通过去中心化架构重塑社交与金融体验,让用户共享平台增长
LHB币未来价格走势存在高度不确定性,其价值核心与底层平台LendHub的发展深度绑定,投资者需密切关注跨链生态演进与市
将USDT兑换成美元是一个常见且合法的操作流程,主要通过受监管的加密货币交易所完成,涉及选择平台、账户验证、交易执行和资